(第8期)打民族牌走特色路朝阳市“惠民工程”开局良好
朝阳市民委按照省民委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全市民族地区实际,打好民族牌,走实特色路,狠抓“五个提升”,认真谋划全省少数民族百乡万户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2016年工作开局良好。
(一)争取支持,提升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质量。一是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经分管市长出面协调,在发改、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下,把28个民族特色惠民项目纳入市政府重点项目,部分项目已开工。二是按照省民族工作“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年度工作安排,结合朝阳实际,与市财政局密切合作,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按时上报了2016年度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确定了少数民族“828”惠民工程重点项目。
(二)整合资金,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水平。结合美丽乡村和宜居乡村建设,确定了民族特色村镇“5+1”建设目标,重点打造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东哨镇东台子村、凌源市三家子蒙古族乡歪脖杖子村等5个民族特色村寨和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官大海农场1个蒙古族风情小镇。目前,喀左官大海农场已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2040万元,5个民族特色村已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争取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招投标已完成,天气条件允许即可开工。
(三)加强协调,提升做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扶贫工作层次。立足精准、加强协调、提升层次是朝阳市民委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制定和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在全市少数民族聚居贫困村和贫困边缘村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二是组织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和部门定点帮扶少数民族贫困村,为贫困村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村组道路硬化、村部和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做好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制定脱贫致富规划,确保产业到村、扶持到户,承包到人,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脱贫攻坚任务。
(四)突出特色,提升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研发基地建设水平。以打造朝阳民族文化品牌为重点,以创新民族文化为目标,依托朝阳金鼎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研发中心,扎实推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研发基地建设。现已建成蒙古族日常生活、剪纸刺绣、民族服装、文学艺术、民族民俗等12个展厅,总面积300多平方米。为推进朝阳地区紫陶、服装、刺绣、剪纸、皮影、马头琴等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研发和生产,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扩大交流,提升“府校地”联动合作机制和互联网+工程建设水平。与大连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建立了油料牡丹、文冠果栽植、紫陶工艺品研发项目合作基地。依托天佑紫陶工艺品网站,建立了互联网+朝阳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及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站。建成了电子商务仓库1000平方米,商品展示厅1000平方米,办公场所1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基地,已接通喀左县、乡(镇)农村网络服务平台和服务终端,建成农村服务站20家,辐射乡镇24个、行政村120个,带动民族紫砂手工艺品、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制作专业户200户。